新台幣的變革

反共前線貨幣

1949年之後,中華民國的貨幣以統一的圖像在臺灣各地流通,只有金門、馬祖和大陳等反共前線地區略有不同。大陳、金馬曾使用與臺幣或新臺幣形式、面額大致相同的貨幣, 但為如「限制金門地區使用」的地名券。大陳於1955年淪陷,金門、 馬祖之地名券則於2002年6月30日配合「金門新臺幣行使辦法」、「馬祖新臺幣行使辦法」廢止,停止流通。

1960年代,中華民國進一步將其貨幣圖像臺灣化

 國花—梅花

臺灣紙幣背面的建築由臺灣銀行總行改為總統府,而正面仍維持孫中山的頭像 。 中華民國行政院核定梅花為國花。它經常出現在中華民國的貨幣上:1969年5圓紙幣上有梅花水印,拾圓紙幣上除了有梅花水印,還有梅花紋飾鑲在「拾圓」兩字周邊。

中山樓

中山樓的建築圖像1969年開始出現在新臺幣上。這棟建築於 1966年11月12日落成。11月12日是孫中山的誕辰日。這棟建築用以 紀念根據西方民主理念建立中華民國,並宏揚中國文化的孫中山。亦顯示中華民國在臺灣時期試圖保留自傳統中國時期延續的中國文化。臺灣繼續使用中 華民國的國號、紀年與紙幣印刷技術,都表達中華民國在臺灣時期 與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或傳統中國的延續性。

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至1961年方始復業,並逐漸取代臺灣銀行之發行貨幣 業務。但新臺幣由臺灣銀行發行改由中央銀行發行,並在法律上取得完全的國幣地位又要等到2000年。 從2002年起,新臺幣上也出現「中央銀行」字樣。2002年起,所有1999年以前發行的新臺幣都要回收。2002年7月開 始,中央銀行發行印有「中央銀行」字樣及「中央銀行」印章和「中央銀行總裁」職章的新臺幣鈔券。 

在2000-2002年改革的前夕,孫中山和蔣中正的圖像都幾乎遭到移除。在抗議者的反對之下,中央銀行予以保留。2002年之後,出現了小學生在地球儀上尋找臺灣的位置、棒球球員、臺灣特有的魚類、鳥類和山岳等圖像。孫中山頭像與很多蔣中正總統時期的新臺幣圖案,包括總統府、中山樓、中央印製 廠字樣等在西元2002年之後依然存在。即使中華民國的貨幣在2002年之後在法律層面完全與臺灣結合,在國家符號及文化象徵上,與1949年以前的中國仍有所聯繫,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與臺灣的結合。 

The Six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