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

臺幣的前情提要

    1895年起至1897年
    銀本位時期

  • 日本治臺初期,臺灣地區所流通使用的貨幣種類繁多且雜亂,除了有延續先前清朝所使用的法定鑄幣外、還保留著歷年來歷經荷蘭、鄭氏等外人,統治臺灣所留存的墨西哥銀等多種的外國貨幣與私鑄錢幣,且每一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並無公定的轉換比率做為依據。
  • 日治初期,除了最初由1895 年日本政府所發行的鉅額日本銀行兌換券(其簡稱為日銀券、日本銀行兌換券),尚存著一些由先前日人所帶來的各種輔助錢幣。然而,日本銀行券發行的初期,臺灣民眾慣於使用銀幣,對於臺灣總督府在臺灣所發行此種非屬金屬貨幣的日本銀行券,因屬陌生與尚未習慣進而接受使用。

1897年起至1904年

金銀複本位時期

  • 當時的臺灣轉變成一種既非屬銀本位,也非金本位體系,而是一種稱為「流通銀塊金本位制」的準備貨幣體系。日本政府為了將臺灣地區導向與日本相同的金本位體系的制度中,自1897 年開始,從日本與其它地區傳入臺灣一種「銀通貨」,它是經由日本當局認證過的「經日本官方蓋印的一元銀幣」並規定其它非經官方蓋印的錢幣不得使用。由於此銀幣上因為有官方蓋印後所留下的烙印,在臺灣民眾的認知上,視其為品質較不佳的貨幣,因而寧願繼續持有舊有的銀幣。總督府於1898 年三月宣佈,臺灣民眾可以在繳納租稅與公課時,使用非經日本政府蓋印的一元銀幣來繳納,政府當局期望藉著民眾繳納公課與納稅的方式,將存在於臺灣未經官蓋的銀元收回;另一方面,也使得「經官方蓋印的一元銀幣」能夠較快與較大量地流入臺灣交易市場。
  • 1899年臺灣銀行正式在臺灣成立,同年三月修正「臺灣銀行法」,發行「可以兌換銀幣的一元銀行券」(簡稱銀票、銀券),公定一元銀幣與一元銀行券間具有同等的價值,隨著時間的經過,臺灣民眾逐漸願意接受、持有銀券,在臺灣銀行發行一元銀行券後的1901 年起至1903 年三年之間,臺灣銀行又陸續發行不同面額的銀券,分別為五元、五十元與十元,三種不同額度的銀券,從臺灣民眾對於銀券接受程度的提升,或許可以推測此為臺灣人民願意接受紙幣(信用貨幣)的開端。
  • 在因金銀比價與公定市價不同而生的投機風氣下,臺灣銀行於1903 年主張改革幣制,建議在臺灣地區實施金幣制度,到了1904年臺灣銀行發行「可以兌換金幣的兌換券」(簡稱金券、金票),考量到臺灣民眾對金券的接受程度,採取折衷的方式,同意金、銀券均可以在市面上使用。
壹圓銀卷
壹圓銀卷
壹圓金卷
壹圓金卷
五圓卷
五圓卷
百圓卷
百圓卷
臺銀背書武尊千圓券
臺銀背書武尊千圓券

1904年起至1932年

金本位時期

  • 1906 年,臺灣總督府修訂政令,規定銀元與銀券完全禁止兌換,並在1908 年,政府當局將白銀的輸入與予禁止;隔年宣佈一元銀幣完全禁止使用,銀亦在此時禁止使用與進口。臺灣銀行在1907年發行面額為十元的金券,直到民眾對金券的接受度提高後,再進一步地調整金銀券的發行比例,將金券的發行比例提高,銀券的比例則減少,逐漸的收回銀券,提升金券的流通量,金券發行的同時,臺灣總督府為了要將一元銀幣收回,規定ㄧ元銀幣只能在繳納租稅與公課中使用,其他地方則禁止流通使用,藉此將一元銀幣逐漸收回,降低它在市場的流量。
  • 臺灣銀行發行之鈔券自1914年起,版面由直式改為橫式,並改印「臺灣銀行券」字樣。計有壹圓、五圓、拾圓、五拾圓等四種面額,並選用臺灣神社及鵝鑾鼻燈塔為主題圖案。
  • 昭和年間由於印刷與製紙技術進步,為防止偽造、變造,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於西元1933年起陸續發行新版臺灣銀行券,共有壹圓、五圓、拾圓及百圓券四種面額。西元1942年再度改版,共有壹圓、五圓及拾圓三種面額。另由於太平洋戰爭之影響,日本國內物資嚴重欠缺,原由「大日本帝國印刷局」印製之鈔券,改由臺灣就地取材,自行印製,共有拾圓及百圓券二種面額。在戰爭期間又有「現地刷」、「臺銀背書券」等較特殊的紙幣發行。
The Six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