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台幣的演進

台灣光復初期的幣制改革

台灣流通券
台灣流通券

持金融獨立:台灣流通券

  • 1945年10月,陳儀在蔣介石的支持下,透過不採用法幣而實施台幣的政策,其目的在隔離臺灣與內陸間金融活動關係,以免相互感受影響其經濟生活,試圖防堵中國大陸嚴重的通貨膨脹,因此特別准許中央銀行發行臺灣流通券。 作為臺灣境內流通之法幣,
  • 臺灣流通券分為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共計五 種。 然而在完成發行準備之時,臺灣行政長官公署卻突然提議,主張暫時保留臺灣銀行券流通臺幣發行的特殊制度。當時政府咸認臺灣流通券的發行,不但推行困難,且國內法幣的施行即將完成全國統一。若此時在臺灣地區發行流通券,必然與法幣流通相互衝擊,不但破壞法幣統一政策,更容易導致物價騰漲。故臺灣流通券雖印製完成,但最終卻未被政府當局所准許發行。  
臺灣銀行券
臺灣銀行券
舊臺幣(民國35年發行)
舊臺幣(民國35年發行)
定額本票(民國37年發行)
定額本票(民國37年發行)

沿用舊貨幣:臺灣銀行券

  • 在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的提議下,台灣在光復初期仍以日本政府殖民臺灣時所發行的貨幣為主,諸如日本政府銀行所發行的日本銀行券或臺灣銀行所發行的臺灣銀行券等。作為主要流動的貨幣
  • 民國34年12月7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依據「臺灣省當地銀行鈔票及金融機關處理辦法」,接受中央指令,接收日本株式會社臺灣銀行,將該行於光復前所發行之「臺灣銀行券」准許暫時一律照舊行使,流通臺灣省地區。 
  • 但隨著戰後復員費用的增加,日本政府以發行臺灣銀行券為工具,造成台灣於民國34年8月至10月間,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貨幣發行量暴增12億 5千萬元的數額。在臺灣地區物價飛漲 ,形成惡性現象,故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於民國35年5月20日,財政部擬發行等值於臺灣銀行券的臺幣若干種,以期望收回日本政府發行的臺灣銀行券。
     

解決通貨膨脹:發行舊台幣

  • 民國35年9月1日,臺灣銀行正式發行新版臺幣,流通於臺灣地區 ,以期望收回日本政府所發行的臺灣銀行券。
  • 舊臺幣初發行面額分為一、五及十元券3種,由「中央印製廠上海廠」印製而交船運臺,之後陸續在台發行五十、一百、五百、一千及一萬元券等5種 
  • 舊有的的臺灣銀行券,自民國35年9月1日起至10月31日,開放為期二個月兌換期限。後因各鄉鎮與山地僻遠地區,持有券人尚不及兌換, 特別延期一個月。 期間發行的臺幣收兌總額計有34億4千萬餘元,且尚未全數收兌完成。
  • 然而在發行臺幣之後,印刷數量逐月增加。民國37年5月,發行的臺幣面值已難以應付大額支付,故臺灣銀行另發行「即期定額本票」,面值為五千至一百萬元,以因應工商交易或軍政、行政費用之急,在當時與臺幣相輔相成,流通市面。
  • 雖然臺灣銀行的舊臺幣發行數龐大,但不足以供應軍政與行政費用,及其他生產與建設之需。發行其間對外的價值始終與中央政府發行的貨幣聯繫,深深受到內陸地區法幣與金元券的動盪貶值影響。
  • 舊臺幣的發行為了因應局勢,發行數額日趨膨脹,致使信用衰落,在後期飽受貶值之苦。臺灣省政府於民國38年6月15日,實行第二次幣制改革,公布「臺灣省幣制改革方案」,「新臺幣發行辦法」。並於同日發行新臺幣,以新臺幣一元收兌舊臺幣4 萬元。 並於民國39年1月14日起停止使用舊臺幣,為舊臺幣的生涯畫下句點。
The Six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